说陈景河拥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并不为过。
十几年前,紫金山哪怕在专家眼里都只能算是荒山——按国家标准,每吨矿石含三克黄金以上才具备开采价值,紫金山则甚至连一克都达不到——但如今,有多少人艳羡这座为紫金集团带来滚滚财源的宝藏?
山,仍是那座山,只因看它的眼光不同,只因开采它的方法不同,就闪耀出了金光。
陈景河的金手指是怎样炼成的?
低成本技术创新至少是答案之一。
“普遍的科学原理和客观性的良好结合就是创新,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创新。”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景河
“紫金矿业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从技术创新起步,向上贯通资源型企业和资本型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并且在更大的结构上形成技术创新、资源占有、资本扩张的大循环体系,从而相对于同业内其它企业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扩张力。”
——本案例点评专家 清华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秦合舫
无需将镜头拉得太远,就从2000年说起。
那时,紫金矿业的员工们去食堂吃饭,常常不是付钱而是付股票的。一块钱的股票,当8毛用。于1998年开始改制的紫金,有太多股票需要兜售。但是,大家觉得这股票实在没什么用,更无“收藏”价值。
籍籍无名的紫金矿业,当时还拿了1000万股票到当地上杭县政府部门去兜售,最后总共只卖出了100万股。没人要。而且,越是对紫金了解的部门,像银行、经贸委的人,就越不敢要,虽然当时紫金经营得已经很好,但他们仍觉得风险太高。
那时刚在紫金工作了2年的黄连池买了2万股。在加入紫金之前,他在上杭县体改办公室供职;如今,他的身份是紫金矿业宣传部部长。他透露,当时买股票并把股票留下来的人,在紫金矿业上市后其实都发了。
走出去
如今看来,2000年这次改制在紫金的历史上非常关键。改制过程中,国有股份从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上杭县的持股比例一下降到了48%,六家民营的股东加起来占52%,给了紫金管理层大施拳脚的空间。
改制分了三步走:第一步,先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步,改为股份制公司;第三步,上市,2003年底在香港上市;再后来,2008年4月25日在国内上市。
“上市—融资—走出去”是紫金的基本思路。2000年之前,紫金只做紫金山,但在此后,开始向省外拓展:走出上杭,走出福建,走出中国。而且,也正因为走出去,紫金开始声名远扬。
紫金的最早试水省外,是贵州的一个小型金矿项目,其实后来发现无法继续做下去,因为资源不行。尽管如此,这个项目为后面的贵州水银洞金矿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跳板,后面这一次,大获成功。
2001年,紫金还在新疆拿下阿舍勒铜矿的招标,就在这一年,也开始了第一个国外项目,即加拿大顶峰项目,中国矿业企业第一次进入了加拿大,尽管最后结果并不理想,但也堪称轰动一时。
再往后,紫金开始在国内和国外同时左突右冲,2007年,甚至一年内就在英国拿下了两个矿山。
之所以如此扩张,并非陈景河头脑发热。因为矿业跟制造业等的其它行业存在很大差异,其掌握的资源量,才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陈景河这一代人固然可以守着一个紫金山干到退休,但未来呢?紫金山迟早有一天要被挖空,紫金矿业不该吊在这一座山上,等着坐吃山空。
在陈景河看来,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矿物原料消耗大国,但中国在国际矿业市场上却没有发言权,其关键原因,正是由于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资源的控制权。“这些资源在全球角度来说,供应是充裕的,只是说矿产分布在地质上不均衡,有些地方非常丰富,有些地方非常缺,所以中国要全部做到自给是不可能的,但经济全球化和资源配制的全球化是一致的,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公司,一定要走出去,否则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正因此,紫金把资源控制作为首要战略。而且尽管以黄金优先,但也并不仅仅限于黄金。因为黄金只是一个小矿种,规模非常有限。
紫金的扩张也的确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在2001年前后,紫金开始面向全国发展,那时候金的价格还比较低,进入成本也低。经过八九年的努力,如今,紫金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都有项目,海外一些国家也设有机构,可以说初具规模。其黄金储备量是全国第一,此外还拥有铜、锌、煤等等,矿种非常齐全。
如今恐怕没有人再说紫金风险太高了。现在效益非常好,手里又握着大量未来的资源,让人几乎能看到它的美好明天。
低成本
不过,这一切是怎样实现的呢?难道别人会眼睁睁看着资源流入紫金手里?
当然不是。就像当年的紫金山其实是被人舍弃的“鸡肋”,紫金矿业如今也多半是捡别人眼中的鸡肋,只不过,他有办法把鸡肋变成宝贝。
这还不是紫金本事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不但别人开采不出来的它能开采,而且,它还能把开采金矿石的成本做到比开采石头还低。这也是紫金为何财源滚滚的秘密。
事实上,矿业开采的确是个高风险、高投资的生意。先从最早的勘探环节来说,在业内,勘探成功率最多不过5%,做100个项目,真正找到工业价值的,一般就是5个,有规模的项目就更少。但这个环节又是源头,不得不做。紫金也一样,在勘探上从来都是大手笔,2008年,光勘探就投入了三亿多。
钱确实没少花,但是,紫金的成功率很高。他们的诀窍是,以在矿山周边进行补充勘探为主。比如紫云山,有一半是在贵州省内的,最早是请了一批外国专家做勘探,他们探明的储量是4吨左右,但紫金矿业每年深入到几万米的坑道,大量做补充勘探,如今楞是给把整个规模扩到了100吨。
谁都知道,资源是宝,想去收购其他地区的矿产显然也很难。但很多项目在其他人手里是不赚钱的,没关系,紫金接过来。
紫金曾在新疆接手过一个铜矿项目。当时一家著名的设计单位给这个项目做了方案。设计规模是每天三千吨,需要8亿投资。因为当时铜价较低,投资又过大,做这个项目的企业只好舍弃,转给紫金。接手后,紫金根据调查了解提出了改进方案,按照新方案,规模可以做到每天四千吨,投资只要5个亿。
面对这个新的方案,那个设计单位很不情愿改。但陈景河很坚持。“他们比较牛,我们也比较牛,我花了两百万的设计费我宁愿不要了。”
最后,设计单位还是按照紫金的新方案做了更改。紫金采用了机械化作业,打了一个下井的斜坡道,让工程机械下到井底,效率因而得以大幅提升,安全系数也提高了,整个建设方案也做了一些重大调整,包括供水方案,以前的水要从200米深的地方抽上来,现在经过调整后则改为直流。
实践证明,紫金的方案是对的。
“同样的项目,不同的人做是有差异的。极少有矿山能做到设计预算不超支,但是我们能做到,规模上去了,投资还减少了,人家提建议三年五年才能建成,我们改了以后两年半就建成投产了。”陈景河说。
陈景河的得意之处也正在此。因为对矿业的了解,因为手握“金刚钻”,国外公司都不敢做的项目,紫金也敢做。而且,决策之快,雷厉风行。
坊间流传最广的,是陈景河在收购贵州水银洞金矿时,只用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收购对方51%股权的谈判的故事。陈景河承认,的确属实。这个矿原本是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接手的,但在投了两千多万以后,受制于技术瓶颈而不得不放弃。可陈景河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迅速接手了呢?除了他认为几百万的价格是紫金可承受的风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开发的矿,大多是技术方面有困难的。所以早就在全国各地收集了这种矿山的样本,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技术积累。
只用了两年,紫金一边进行补充勘探,一边推进建设投产。如今,这个最早投资只有三千万的矿山,一年大致有2亿净利润。紫金赚大了。
“矿业产业和制造业有非常大的差异,制造业某个技术研发出来以后,可以不断去复制。但是矿山不一样,每一个矿山都是要独立设计的,有一些相通之处,但是形式上是不会相通的,所以,你的设计思想和经营理念很重要。”陈景河总结说。
所以,陈景河信奉:创新就是普遍的科学原理跟实践的良好结合。事实上,紫金的很多技术都是因地制宜,也许从研究角度不是最新的,但在具体项目实施上,一定是创新的,而且是管用的。
至少现在看来,这些项目都运行良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困难的第四季度,紫金还做到了几乎所有的矿山都盈利,而且效益都还不错。2009年上半年包括黄金在内的不少有色金属价格都在下跌,紫金还实现了整体增长10%。原因即在于,其生产成本以及可变的管理成本等等,都有大幅度的下降。
人才
和同类企业相比,紫金的管理团队有个显著的特征,即多为技术出身。这其实也是紫金能够保持技术低成本的重要原因。但要把这一优势持续保持下去,人才当然是关键。
陈景河对此非常清楚。尤其是,在未来,紫金已经定位于国际化发展,而对于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化经验的缺乏,是紫金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在,紫金已经提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矿山行业是一个艰苦性的行业,其实这些年来,紫金也招聘了不少矿业类的专业人才,有一部分做得相当不错,也有一部分不适应紫金而离开。为保证人才的供给,紫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跟陈景河的母校——福州大学合作,办了紫金矿业学院。学院和其他大学一样统一招生,只是对第一时间报这个专业的学生,紫金会给出学费,毕业时也提供一些保障。在此之前,紫金也和中国地质大学有类似合作。这些动作,都是为了保证有自己培养的人才,用陈景河的话说,“自己培养的人有根”。
在海外项目中,紫金也非常注重运用当地人才。前几年,紫金收购了秘鲁一个很大的项目,现在正在做前期设计。这涉及到大量的跟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因此,紫金聘请的总经理就是一个秘鲁博士,他是西班牙很有名的教授,在当地待了近二十年,可以做得非常好。
陈景河也并不排斥海外一些项目直接请一些国外的CEO来运作,但是,出于锻炼队伍的考虑,他也很愿意以自己为主导经营。以秘鲁这个项目为例,将来项目进入真正的建设期,紫金肯定要配一个对矿山建设最有经验的“自己人”作为CEO进去。因为这个总经理毕竟没有矿山运营的经验。
“在不同的阶段,还会有一些措施在里面”,陈景河说,“每一个项目,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一个模式,一定要比较开放,有比较适合的一个模式,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解决你的人才的问题。”
管理模式注释
解密低成本技术创新模式
阐释:
以技术创新作为公司战略的起点和核心竞争力的落脚点,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在业务领域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所形成的性价比溢价,一部分以和谐共赢的理念让渡到环保、社会、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群体,以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部分形成资本收益建立资本信用;以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信用支持为依托,实现企业的外部扩张,并建立起打通人才、资本、全球资源市场的扩展性循环结构,并进一步转化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说明:
在紫金矿业的战略模式中,我们首先强调技术创新对战略形成的启动性作用相当于第一推动力,一般意义上,在一个固有的市场空间中,新进入企业如果找到自己的立足空间,创新特别是技术上的创新往往是必须的,因为在原有的经营模式或技术体系中,传统的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有效的技术创新可以带来产品的附加价值或成本的降低,如果是选择低成本的基本战略,由于企业在启动时往往在规模上不具备优势,所以技术创新或者模式上的创新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往往需要是显著的。这种技术创新可能来自于重大的技术突破,或是一套有效的技术组合,在紫金矿业的战略中,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成本优势是来自于一套针对目标矿山特点的应用技术开发。
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成本优势要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企业更有利的选择是引入社会资源,只有形成共赢的格局才能降低利益相关者的阻力并获得其支持,只有具备丰厚的投资回报才能形成资本信用,所以作为辅助但却非常重要的战略安排,对企业通过成本优势所获得的性价比溢价进行合理分配是必要的。在紫金矿业的战略模式中,选择以和谐共赢来获得政府、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并以优异的投资回报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从而为企业铺就外部扩张的支持平台。
充分打通资本市场、资源市场、人才市场等外部要素市场是企业能够持续扩张的外部源泉,可以让企业的核心资产和外部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勾兑,从而实现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在这个扩张循环中,同时要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反哺强化,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规模效应和学习曲线,构筑企业竞争的结构性壁垒。
紫金矿业自身对其发展模式的总结,概括为“一个灵魂”,“一个基点”、“三大战略”、“三大目标”、“十大经验”,即“113310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对紫金战略模式进行了说明。
“一个灵魂”,即“创新”;
“一个基点”,即“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三大战略”,一是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全国性人才战略”,提升企业全员劳动者的智能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化,依靠团队智慧,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持续增长动力;二是以资源为重点,以全球化经营眼光取代区域范围内的有限发展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企业发展与时代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在新一轮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以国内A股上市为新起点的资本运营战略,不断加快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的步伐,在实现企业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为投资者和社会创造更多新价值。
“三大目标”,即结合紫金自身发展实际做出的企业在21世纪前20年三步走发展目标:“国内黄金行业领先——国内矿业领先——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列”。
“十大经验”,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但最重要的是科学理论与紫金矿业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观点和思维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带来了企业体制的创新和机制的转换,带来了企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企业超常规的发展。超常规的思维,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前提。
“发展才是硬道理”。紫金矿业的发展过程,是人们逐步认识、逐步认可的过程,许多矛盾和争论、包括前进中发现的问题,是在发展中得到克服和解决。事实证明,没有发展,特别是没有超常规的发展,就没有紫金矿业的今天。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健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和劳动、资金、技术一样,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先进的管理水平式先进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紫金山金矿的开发过程,实际就是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的先进技术建设新型矿山企业的过程。是科技创造了效益,是科技创造了紫金。
资源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资源战略包括资源的发现、资源的占有、资源的合理保护、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要进一步强化资源意识,提高资源的可靠性、占有量和利用水平,增强企业发展的资源后劲。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条件。紫金矿业从建矿至今,一直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全国性的人才战略,收到了极大的成效,为企业发展和增加企业科技含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² 品牌和诚信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工作、“紫金牌”金顶质量稳定、成为省级名牌产品,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深受用户青睐。
² 环保和安全是矿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暂时的效益和发展,绝不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
² 优秀的企业文化定位可以促进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该管理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实践型创新
——低成本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我们在对紫金矿业战略模式的总结上,着重强调了技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但技术创新是一个笼统性的概念,有效的技术创新既要和行业特征相匹配,同时又要基于匹配的人才环境和文化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也通过各种方式折射、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从企业家的价值观、战略思维到普通员工的行为方式上。比如对中国企业以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海外华人企业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华人企业还很少能够基于基础性、先导性、原发性的技术构筑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技术性的企业,也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领域。我们认为,这方面的特征和差异,一方面和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中西方基础科技研究上的差距有关,另一方面,也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关,包括杨振宁在内知名学者都对这方面有过深刻的反思。
李泽厚认为,相对于西方文化重视抽象的思辨论证、严密的逻辑推理、系统的理论建构等特征,中国文化则特别强调理论必须具有实践的和实用的品格。李也据此以“实用理性”概括中国文化特征。在对一些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认为这一概括具有很强的解释性。
因地制宜
这一文化特征在紫金矿业身上也有非常明确的体现。
在对陈景河的访谈及紫金矿业的相关资料中,陈也非常强调“普遍原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到技术创新,陈景河认为:“紫金实行的是技术的本土化战略,有些看似很复杂的东西,把它弄明白了,与生产一结合,就显得简单了。”
对紫金矿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管理实践观察,紫金矿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目标对象的应用技术上,如造就紫金矿业的紫金山开发中,紫金矿业形成的技术体系,如堆浸工艺、陡帮开采、溜井运输、定向爆破等,都是现有技术在具体实践中的运行,但紫金矿业所形成的优势就在于,它们非常善于针对不同矿山的独特特征,选择最有效的技术组合,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效果,并达到成本领先的战略目的。
陈景河在分析紫金矿业有机会建立世界级竞争优势的时候,也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紫金矿业三方面的优势:“第一,中国最适合到国外去发展矿业行业。因为矿业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吃苦耐劳是中国人特有的优良品质。第二,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个矿,每个矿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独立研究。中国人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紫金矿业就有相当高的评价能力而国外的公司大都依赖于中介机构,这中间区别就大了。第三,对每个单体矿的特殊性,都需要有特定的技术配套。中国人在设计方面很有天赋。紫金矿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业内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使一个项目实现低投入、低成本运作。”
这里,主要就强调了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应用创新方面的能力。
和谐共赢
在对外合作上,西方文化更多的强调对规则、契约的尊重,事前先把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划分(即所谓的“屁股文化”),而中国人则更多的注重关系的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合作中不断协调双方的利益,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即所谓的“面子文化”),对“和谐共赢”理念的运用,而不是强调对契约和规则的遵守,使紫金在不少收购中,最终达到企业实现扩张、被收购矿山工人重新就业的双赢的目的。
管理模式详解
紫金管理模式详解
——如何实践低成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的形成历程
紫金矿业战略模式随着公司的成长而不断得到完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通过紫金山金矿的开发,积累形成低品位矿山低成本创新技术体系。
(1)矿床开采技术和运输方式的创新
紫金山金矿初始阶段为地下开采,采用人力推车出矿,效率低下,其安全保证程度较低;之后转变为有轨电机车运矿;再后来,转变为装载机装矿、汽车运输,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安全性显著提高;最后,发展到大规模露天开采,生产规模迅速增大,资源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成本显著下降,基本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矿山采用全矿区陡帮开采技术,为全国首例,节约了近2亿元前期基建投资,获国家黄金科技一等奖。
在矿山基建早期实施的千吨级定向抛掷大爆破使基建期缩短3个月,节约投资300万。
高精度微差爆破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爆破效率和安全性。铵油炸药的使用,降低了作业成本,挑块法利用低品位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选矿技术的创新
矿山选择的以堆浸为主的工艺技术路线非常适合紫金山金矿,随着矿山生产经验积累和暴露问题的攻克,在选矿方面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成果:
A.创造性地实施了“破碎—筛分—洗矿”,“重选—粗粒堆浸—细粒炭浆”的组合工艺,选矿回收率大幅提高,解决了矿石含泥影响矿堆溶液渗透困难的问题,缩短了浸出时间,增加了重选工艺回收的粗粒金。
B.研制出非流态化固定床逆流活性炭吸附装置。传统吸附塔处理量很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改用搅拌吸附后,又产生大量炭末,且能耗高,新装置解决了这些问题,且获得了国家专利。
(3)冶炼技术创新
公司的黄金冶炼厂,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环境最好的冶炼厂。自行研制的无氰加压解吸一电积设备,比传统设备缩短60%的解吸时间,而且不使用氰化物,节约成本1/3。该设备已向多个黄金企业出售。
自行研制的活性炭再生装备,运转可靠、再生质量高、使用效果良好。
自行研究的黄金精炼技术,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质量保证等优点。生产的紫金牌金锭,一次性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审查,成为首批合格精炼厂之一。
(4)高水平和高标准的环保系统
紫金山金矿工艺采用废水闭路循环,是矿山使用大量氰化物也没有对下游水体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氰化废水的循环利用,不仅避免了污染,而且还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矿山高度重视环境的恢复和再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矿山呈现在人们眼前。
技术创新是紫金山金矿实现低成本规模开发的重要因素,公司的管理和专业人员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特别是许多人从外行变为专家。
2.第二阶段,以和谐共赢理念,理顺和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引入外部资金,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结合企业实际,紫金提出了“和谐创造财富,企业、员工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1)政府与企业双赢的“距离关系式”
对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陈景河认为,企业必须规范,必须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不要依赖政府。针对紫金矿业提出的政府与企业的“距离关系式”,上杭县领导表示,政府办政府的事,企业干企业的事,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积极提供服务,不插手企业内部事务。
政府对紫金与政府距离关系式的认可,使得紫金矿业拥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除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由上杭县管理,其他人、财、物权全部下放到了企业,这使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干大事,也大大激发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在经营环境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对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口、家属就业、子女就读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2)企业与社会双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企业发展了应该回报社会,努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紫金矿业多年来把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当作自己的责任。随着紫金矿业的发展,也给上杭带来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紫金矿业在上杭县投资10多亿元,带动了10多个项目、几十亿的产业,使老区贫困县变成了经济强县。
大力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每年捐资几百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改善教学条件和捐助贫困学生,及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上积极捐款。与此同时,紫金在招工中对周边乡村实行优惠政策。周边乡村对紫金的发展支持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紫金在招工中,也给予了适当的倾斜,有效解决了上杭富裕劳动力的出路。紫金还为紫金山周边的径美村60岁以上的老人设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开创了福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企业为农村设立社保的先河。
紫金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也注重在公司发展的同时惠及当地民众,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贵州紫金把当地的“空壳村”赵家坪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明珠村”。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解决本公司用水的同时,还帮助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吃、用水问题,解决了阿勒泰地区群众的用水困难。
(3)发展与环保并重
紫金矿业提出了“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金铜矿的开发,难免造成暂时的生态破坏和有害工业废水,如果不认真治理,就会危害社会,紫金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紫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来留下绿水青山。因此,紫金山金铜矿的开发,始终伴随着环境治理的尝试。为防止废矿石形成泥石流危害山下民众,紫金矿业在矿山三个出口处都建立了高标准的防洪拦渣工程,筑了三道大坝和多个小坝。为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问题,花巨资建成了工业水循环使用系统,并在每个出口处建立了自动测控体系,保证了有害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和矿山地表水的达标排放。另外,还不惜代价对紫金山进行绿化美化,种植了几千亩草皮和树木花卉,把紫金山建设成工业生态旅游矿山。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环境监察水平和保护能力。
首先,企业对固体废弃物实现了“三化”处理,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所谓减量化,就是在露采工艺上,采用全断面高台阶陡帮开采技术,通过IDS系统优化露采境界,大幅度减少露采剥离量。所谓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资源。紫金山金矿实施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联合选矿工艺,使大量品位在0.3-0.6克/吨、平均品位为0.487克/吨的剥离废石得到充分回收利用。所谓无害化,就是对堆浸废渣进行冼堆、抛撒漂白粉等,并通过工程措施和绿化,使之稳定堆置。
其次,应用新技术,选择环保型工艺。紫金山金矿采用堆浸为主的工艺,块状矿石可实行稳定堆放,堆浸均循环用水,为零排放提高了工艺保证。在冶炼方面,紫金矿业自主创新的无氰高温高压解析电击冶炼工艺,使冶炼工序放弃了对氰化物的使用。冶炼废水、废气零排放工程已建设完成并启用,选矿废水零排放工程也日益完善,目前可确保正常天气情况下废水全部回用,暴雨时完全达标排放。同时在选矿废水外派口装备先进的流量自动检测仪和氰根在线自动检测仪,对废弃物的排放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
此外,紫金矿业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废渣场,利用废渣建立拦挡设施,又依靠堆浸技术,在排渣场建立了低品位含金物料回收系统,从0.2-0.5克/吨品位的矿渣中提取金,固体废弃物则用于加固拦渣坝。这样做的结果相当于从废石堆里又建设了一个中型的黄金矿山,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4)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紫金矿业坚持通过员工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又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员工的发展,做到给员工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给提升价值的机会,给充满人文精神的关怀。
首先,紫金矿业为让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了许多有效措施,如科技研究“免责制”。科研人员可以自动地提出科研项目,经批准后即可进行研究,经费由公司支付,试验如果失败了,责任由公司承担,对提出和研究课题的人实行“免责”。这项规定放开了科技人员的手脚,发展空间更大。
另外,为了充分激励员工的上进心,紫金实行了职务竞聘上岗制,通过测试、演说、考问、考查等环节,选拔各级领导岗位的适合人选,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上进心。
为了使员工自身的价值能得到不断的提高,紫金矿业创造了许多员工学习进修的机会,如与多所院校联办各类研究生班、本科班,送骨干到中国地质大学进修、资助员工函授深造等,使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得到不断提高,与时俱进,自身不但“不掉价”,而且还能“升值”。这项措施的实行,增加了紫金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第三,紫金给予员工充分的人文关怀,不但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如在紫金山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而且还充分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在企业网站设立“紫金论坛”,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员工的建议意见,公司领导都十分重视,董事长、总经理亲自过问处理。为解决外派员工家属各方面的困难,董事长亲自部署人力资源部组建家属理事会,并制定专人负责。
由于注重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使紫金矿业步入了企业、员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5)完全企业改制,采取资金多元化战略,走社会直接融资之路,实现黄金资产的股份化。
早在1997年,紫金人就在考虑如何解决政企不分,把企业做大做强,如何解决管理者头脑中“企业是阿公的”思想。他们在搞三期技改时便明确提出,要搞世界级的矿业公司,并实施了“紫金改制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1998年底完成吸收职工入股,把国有独资企业改制成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退到87%。从此,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步,吸收民营成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引进了福建最大的民营百货集团新华都。新华都百货集团及其他民营企业投资4800万元现金,股份占33%,成为紫金第二大股东。改制第二步战略的实施,紫金矿业的国有股减持到了48%。从绝对控股退到相对控股,其他两家共占19%。国有股减持之后,紫金矿业还公开向社会招聘了总经理。紫金的第二次改制,从根本上解决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体制问题。
民营股份参股后,几家民营企业股东股份合并起来,超过了国有控股股东。但是他们未向经营班子派一个人,只派了一个副董事长,一个监事,一个董事,不参与经营班子,真正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这次改制之后,紫金机制的特点才开始形成,紫金机制的优势才得到了完全的显现:既不是完全的国有企业,没有国有企业的那些缺陷,比国有企业更有活力;也不是完全的民营企业,比民营企业更规范。
第三步,2003年12月,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标志着紫金矿业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为今后的大发展有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为紫金矿业由走上国际资本市场到走向世界矿业市场作了极好的铺垫。
3.第三阶段,实施三大战略,把企业推入全面扩张的良性循环轨道
(1)资本战略
紫金矿业通过“三步走”的体制改革,容纳了必要的发展资金,并开展了资本运作。第一步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容纳了部分资金,有了股份制的雏形;接着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资产从89%退到了48%,而总资产却从几千万扩大到1.5亿多元;2003年,紫金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黄金第一股。紫金在香港上市,有了更加雄厚的资本金实力,同时也为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矿业市场打下了基础;2008年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完成了紫金多年的心愿。以A股上市为新起点,加大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的步伐,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在实现业务和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上市对紫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2003年以前,紫金的本部累计净资产不足5个亿,2003年12月紫金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后,成功募集资金12.2亿港元,当年底企业净资产是2000年股份制改造时的13.7倍,公司市值在当年末为84亿港元,是2000年公司股份制改造时股本金的58倍;到2007年底紫金总市值接近1590亿港元,是公司股份制改造时股本金的1111倍。
(2)全国性人才战略
紫金矿业领导层有一个观点:黄金是宝贝,科技成果更是宝贝,创造科技成果的人,是宝贝中的“宝贝”。紫金矿业推行了“全国性人才战略”,通过多种途径在全国各地招聘人才,并重用人才,千方百计培养人才。紫金不仅先后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设立了“矿冶设计研究院”和“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集团公司内部实行“科研免责制”,探索性的科研失败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在中国地质大学创办了“紫金地质工程专业班”,培养了一批后备专业人才;与全国十几所大学和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还实行了一系列支持员工进修深造的制度。由于这些制度的实行,公司招聘了大量矿业及相关专业精英、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级专家和大批的高工。紫金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低品位金矿的利用和湿法冶金技术方面居行业领导地位。
(3)资源战略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对外投资成为可能,完成了一批项目的投资,取得极为显著的成果。部分重点项目包括:
A.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通过激烈竞争收购了该公司51%的股权。该公司是新疆阿舍勒铜锌矿的业主,该矿与紫金山铜金矿同期发现,有铜金属量91.9万吨,平均品位2.43%,锌金属量40.8万吨,平均品位1.08%,是一个富铜矿床。紫金进入后,调整了建设方案,原方案建设投资超过8亿元,日采选矿石3000吨,建设期3.5年,现该矿山总投资约4.5亿元,日采选4000吨,基建期2.5年,现已试生产。该项目将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利润增长点,达产后年产铜精矿含铜3万吨、含锌1.4万吨,年利润可望达2亿元左右。
B.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目前重点勘查和开发贞丰水银洞金矿。近二年的勘查取得重大成果,探明和控制黄金储量超过50吨,平均品位大于10克/吨,为高品位难选冶金矿。矿山勘查仍在继续,包括外围该地区可望获上百吨的黄金储量。经过1年半的努力,公司已建成年生产1.5吨黄金的矿山,并在选冶技术方面,自行开发了化学催化预氧化技术,攻克了难选冶的问题,而且顺利完成了工业化,选冶指标先进;这是世界上首例采用该技术应用于难选冶金矿,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经过1年多的生产,已实现净利润超1亿元,是公司投资效益最好和销售利润率最高的项目。现正实施二期技改工程。
C.吉林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公司通过收购珲春金铜矿有效资产重组而成,是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成功典范。珲春金铜矿生产经营长期亏损,企业极为困难,其保有黄金储量约20多吨,铜矿约7万吨,但品位较低。原矿山采选规模为800吨/日,公司进入后,2003年迅速扭亏为盈,并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新建4000吨/日采选系统是全国继紫金山金矿之后的第二大采选厂,2004年7月已投产,总投资利润率将达30%以上。
此外,还投资了四川九寨沟金矿、安徽抛刀岭金矿、铜陵焦冲金矿等,参股龙岩马坑铁矿,还有一批风险勘查项目。
这一阶段投资是在矿业市场较为低迷情况下进行的,成本较低,大部分项目增值5-10倍,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为公司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新一轮发展中,紫金矿业将把海外发展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管理模式成功的要素
紫金矿业作为一家矿业企业,其产品中金、铜等有色金属都是大宗商品的完全竞争性市场,产品的可差异化程度低,单个企业也无法实现通过规模达到左右市场价格的战略构建,但紫金矿业的成本领先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矿山购买的竞争优势上,即对于同样一座矿山,紫金矿业具备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价值开发的优势,所以对于一些难开发的矿山,当别的企业认为不具有开采价值,或者只愿意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的时候,紫金矿业仍然可以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并实现有价值的开采,或以更高的价格购入而保持收益,这是其能够实现快速扩张的优势所在。
所以,复制紫金矿业战略模式的关键,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行业有着更专业、独特的理解。同样一个产业空间,由于认识的程度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形态。那么从一个角度看已经没有机会的产业形态,从一个新的角度就可能发现足以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特殊形态。
而且,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路径不只是来自于眼光,更来自于实力,正如陈景河所言:“大家都喊没有资源,拿金矿和铜矿来说吧,好开的矿难以取得,难开的你又开不了,当然就找不到资源了。紫金这几年所上的项目不是品位低,就是难选冶的,我们靠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紫金模式说明,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创新行为,有了超出同行的特殊能力,就有形成独特市场空间的机会。
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核心竞争力,都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形成收益,同样的资源和能力应用在不同的对象身上,带来的收益会产生天壤之别。在紫金矿业的经验中,搞好政府关系、企业和社会关系、打通资本市场、扩大资源占有等战略行为都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大的价值实现的平台。知识、品牌等虚拟资产具有高杠杆性、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这个价值实现的平台越大,技术创造的单位成本就越低,也有更有实力来培植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就是价值的维持和扩张,当一个企业成功建立利润池之后,就会成为吸引竞争对手的诱饵,特别是在相邻领域、相关市场中具有更强实力的企业就会进来争夺。通过分析紫金矿业的案例,我们认为,当一个企业利用先发优势、独特技术成为一个行业先行者之后,要构筑壁垒,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成本要素,形成综合性、战略性的低成本体系,而不只是对规模经济的利用。在这些要素中,至少有一个关键要素是难复制和可扩张的,在紫金矿业的战略模式中,不断拓展、优化的综合性技术体系,以及把这个技术体系恰当运用于不同的矿山的能力,显然比单纯保持一种或数种技术优势具备更强的壁垒效果。
附录:
紫金档案
紫金矿业是一家从福建上杭紫金山金矿开发起步,走向全国、面向全球的,以黄金及其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
紫金矿业前身为福建省上杭县矿产公司。1992年介入紫金山的开发。当时公司拥有职工76人,总资产351.7万元,当年生产黄金8.05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69.3万元,利润总额4.87万元。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公司于1998年和2000年先后完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改造,并由此开始了奇迹般的发展之旅。
截至2008年12月30日,公司拥有总资产262.1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91.7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9.83亿元,同比增长11.32%;实现净利润30.66亿元,同比增长20.32%。公司规模也由最初的矿产公司发展成为中国500强企业,控股公司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和海外七个国家,成为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中国第三大矿产铜生产企业、中国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目前共保有金属(矿石)资源量/储量:黄金约638吨(其中伴生金98吨);铂+钯约151吨;铜约937万吨;锌约319万吨;镍约67万吨;铅约52万吨;钼约31万吨;锡约10万吨;铁矿石约1.679亿吨;煤约3亿吨。新增:铝土矿4397万吨,镓7372吨,钨6.358万吨(非控股公司按权益法计算)。拥有探矿权163个,面积总计5293.36平方公里;采矿权33个,矿权面积50.1912平方公里。
2004年12月20日,紫金矿业被列入FTSE矿山指数;2006年3月20日,紫金矿业被纳入道琼斯中国海外50指数。2006年位居《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第17位、最具有投资价值的海外上市公司第16位(矿业企业第1位);2007年位居《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第二位。2007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紫金矿业名列2006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十强”第7位。2008年3月,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紫金山金铜矿凭借其国内黄金单体矿山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味最低、单体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六大优势,被中国黄金协会评为“中国第一大金矿”称号,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世界级金矿。
2003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股票市场(股票简称:紫金矿业,股票代码:2899),2008年4月以0.1元人民币面值股票回归A股,开创先河(股票简称:紫金矿业,股票代码:601899)。
紫金矿业黄金精炼厂已被列入英国伦敦金银协会LBMA黄金供货商名录,由紫金生产的标准金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销售;黄金产品获准使用“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
紫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低品位金矿的利用和湿法冶金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居行业领先地位,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黄金行业的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6年,公司获得国家认定技术中心资质。
紫金矿业以“矿业立企,报国惠民”为企业宗旨,立志于做“全球重点的黄金和有色金属生产商”,力求“以优质的矿物材料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助力”。公司崇尚“企业、员工、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多年沉淀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紫金精神,并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提出了国内黄金行业领先——国内矿业领先——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列三步发展战略。公司总的发展目标是把紫金矿业建设成为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
业务范围
紫金矿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其业务范围为: 矿产资源勘查,金矿、铜矿的露天/地下开采(仅限分支机构);金铜矿选、冶;矿产品、普通机械设备研制及销售;黄金制品的零售;信息技术服务;工业生产资料(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销售;水力发电;对矿业、酒店业、矿山工程建设的投资;对外贸易。
企业负责人自解管理秘籍
陈景河:国企也不能成为附庸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小组对话陈景河
Q:2000年改制前,你们的效益很不错。为什么要改制?
陈景河:改制是我主动要求的。因为上杭县的领导还是会提拔人的,每3年差不多提拔一次。如果不从机制上解决问题,只靠干部对你的信任,成为政府的附庸的话,那这个企业后面没有空间的。
Q:紫金山原本是座荒山,是怎样变成金山的?
陈景河:这个矿,我是其中的重要发现者、勘探组织者之一。当时按照国家提交储量才5吨多,但我们现在一年生产的金量在17吨左右。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公司非常重视地质勘探工作,从地质勘探单位把土地买来以后,做了大量的补充勘探工作,所以不断有一些新发现,整个规模扩大了;第二就是技术进步。按照国家的标准,每一吨矿石有一克黄金,这是边界定位,要每一吨矿石要有三克以上才具备开采标准。我们现在加到了每吨矿石0.2甚至0.1,我们都拿来利用了。就是原来认为是石头的,现在都认为是矿石了。所以它的资源量迅速扩大。
我们每吨矿石的成本,大概是在30块钱左右,比同类企业低很多。我们每克黄金成本,比国际上低20%—30%,我们做的是一个全世界最低贫的矿石,还实现了非常低的成本。
Q:低成本是怎样实现的?跟矿山的种类有关系吗?
陈景河:对。但即使是同种类的矿山,实现这么低的成本,也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低成本是怎么达到的?首先矿山的投资量,我们控制得非常好。一个项目成功与否,它的投资非常关键,如果你投资控制不好,财务费用很高,最后费用摊销,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个投资控制是第一步。
Q:你这个理念看上去很容易学,但是怎么贯彻到实际中?
陈景河:我觉得要敢于承担一定的责任,就是说,你做这些技术创新的时候,也要想到失败。比如说我们现在放矿流井最高是400多米,没有那么高的话,人家设计院不肯设计,他们认为是有风险的。他没有做过,就不太愿意去做,但实际上后来做下来,非常安全,也非常好。就是说,你当领导的要敢于承担责任,要鼓励他们,有责任我来承担,你们去做。
Q:我们上一轮在国内的扩张,主要是利用了什么机遇,为什么会实现这么快的发展?
陈景河:那个时候市场比较不好,金属价值比较低,大部分企业经营都非常困难。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拿到的一些资源,普遍都是一些企业认为有毛病的资源,只能说我们有自己的差异化,就是自己有这个能力,这一块可能大家觉得不赚钱,但是我做的话,可能就会赚钱。
Q:这个判断是基于你个人得能力,还是我们有这样一套评估体系?
陈景河:首先是有一个比较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有两个技术研发机构,再一个我们的管理团队大部分都是做技术支撑的,对于项目的评价判断有自身的优势。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的管理层,大部分都是搞金融的,都是要委托一些中介机构来帮他们做一些评估,但是公司自身评估能力很重要,我们的管理团队对项目的评估是比较专业的。
我们矿山上所有的技术,矿山前沿的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现在这么多矿山都是以自己为主导。技术方面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是技术支撑为主的,所以投资怎么投,项目要做多大的规模,应该怎么做,我们心中是有数的,我们会有一些方案,后面再跟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因为我们是出资人,我们更强调投资的有效性,只要投资有效,就可以做到投资比人家更少,但是效益比人家更好。
Q:你觉得在这十几年的发展里面,最关键的因素是哪些?
陈景河:我想这个企业最核心的,还是人的问题。不管你什么体制,关键还是你的一个团队。这个企业在早期1993年到2000年就是国有体制,也是有很高的发展,关键我们这个团队,非常的敬业,也非常的努力。